当前位置:首页 > 灵山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> 工作动态
|
开馆啦!灵山博物馆邀您来看展,共同感受“博物馆的力量”
分享到:
【打印本页】
5月18日上午10时,灵山县举行了2022年“5·18国际博物馆日”钦州市主会场暨灵山县历史文化陈列展启动仪式。这也是灵山博物馆陈列展览提升改造后,首日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重要日子。
仪式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项目——烟墩大鼓激昂的鼓声以及热闹的醒狮表演中拉开序幕。
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罗滨、灵山县县委书记赵文博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宏昌等领导参加启动仪式。
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局长罗滨发表讲话。在肯定灵山文物保护工作成效的同时,希望灵山县以本次活动为契机,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贯彻市委、市政府“四轮驱动”战略部署,抢抓平陆运河建设机遇,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力度,以文塑旅,以旅彰文,推进灵山县文化广电体育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仪式上,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局长罗滨、灵山县县委书记赵文博等领导共同为陈列展揭幕。 走进灵山博物馆,一幅汇集了六峰山、民俗活动、铜鼓等灵山特色风物的浮雕映入眼帘,“灵山县历史文化陈列”几个大字搭配古朴而富有质感的画面,令参观者仿佛踏入了时空隧道,回到了旧时热闹非凡的南宾古县,辛勤的灵山人民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世代劳作,正在以独具特色的跳岭头等民俗活动来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。
灵山县历史文化陈列展览,展陈面积649平方米,共展出文物286件/套,共十个单元,一楼和二楼各五个单元。包括(一楼)化石、石器、秦汉文物、铜鼓、石刻;(二楼)英杰、古建、民俗、瓷器、革命,展出从原始社会至解放斗争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,集中展示了灵山县的起源、发展和演变。 想必小伙伴们一定对灵山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充满好奇吧,快跟随灵山文旅的脚步来看看其中的几件代表藏品吧。 一、镇馆之宝——人首纹铜剑 镇馆之宝为战国时代的人首纹铜剑。这种剑目前在全国共发现11件,灵山的这件是其中通体最长、保存最完整、纹饰最复杂的。 二、稔坡铜鼓 稔坡铜鼓属灵山型铜鼓,是灵山博物馆馆藏铜鼓中最精美的一面。 三、双排铃铜带钩 双排咧口铃,每排5枚,铃的两半球饰同心圆纹。猜猜看这是有什么作用的呢? 四、微型铜鼓饰件 特别的“鼓王”等您来瞧 ! 五、素面活提梁壶 有着“提梁起,掌在手,放得下”的传统寓意。既飘逸又沉寂,高雅而不失内涵。 六、羊角钮铜钟 在平南镇大山塘村委大蛇洞村社公岭出土的羊角钮铜钟一套4件,系青铜铸造,可是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古老文物哦。 七、龙栏口人物魂坛 龙栏口人物魂坛是宋代的文物,独特别致的造型透露着神秘的气息。 八、白釉莲花口弦纹四管瓶-宋代 九、陶网坠-新石器时代 十、双龙戏珠纹将军罐-清乾隆 想要了解灵山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小伙伴们,快到灵山博物馆一探究竟吧。(文:江静 图:施国辉、同乐)
去之前 这里有一份温馨提示请查收!!! 开馆时间:2022年5月18日起, 每周二至周日(节假日正常开放,特殊情况除外) 有序预约 错峰开放 博物馆地址: 灵山县三海街道新光路287号, 体育馆附近
|
主办: 灵山县人民政府
承办: 灵山县电子政务信息中心